閥門是管道輸送係統中的控製部件,應用範圍很廣,包括化工、石油、天然氣、消防、水處理、環保、電力等等,從最簡單的截止閥到極為複雜的自控係統中所用的各種閥門,其品種和規格相當繁多包括球閥、蝶閥、閘閥、截止閥、止回閥、調節閥、安全閥、旋塞閥、隔膜閥等,在管道係統中起到截斷、調節、止回等作用,雖然AG網頁版試玩平時很少見到,但它確至關重要。
閥門最早起源於中國,它早在公元兩千多年前就出現了。在春秋戰國時期的蜀國人(今四川一帶)將竹子桶空在一端裝上木製的柱塞閥防止泄漏,再把竹子放入井中汲鹵以製鹽。公元前 1800年,古埃及人為了防止尼羅河泛濫而修建大規模水利工程,也曾采用過類似的木製旋塞來控製水流的分配。
隨後歐洲因為冶煉技術和水利機械的發展,對閥門的要求也逐漸提高,於是發明出了銅製和鋁製的旋塞閥,閥門才進入金屬製。1769年瓦特發明了蒸汽機使閥門正式進入了機械工業領域,蒸汽機上大量采用旋塞閥、安全閥、止回閥和蝶閥。18世紀到19世紀,蒸汽機在采礦業、冶煉、紡織、機械製造等行業的迅速推廣,對閥門數量以及質量日益增加,於是出現了滑閥。相繼出現的帶螺紋閥杆的截止閥和帶梯形螺紋閥杆的楔式閘閥,是閥門發展中的一次重大突破,這兩類閥門的出現不僅滿足了當時各個行業對閥門壓力及溫度不斷提高的要求,而且初步滿足了對流量調節的要求。
此後,電力、石油、化工、造船行業的興起,各種高中壓的閥門得到了迅速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各種特殊材料,包括聚合材料、潤滑材料、不鏽鋼和鈷基硬質合金的發展,古老的旋塞閥和蝶閥獲得了新的應用,根據旋塞閥演變的球閥和隔膜閥得到迅速發展。截止閥、閘閥和其他閥門品種增加,質量提高。使得閥門製造業逐漸成為機械工業的一個重要部門。